近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这一战略部署,明确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总体要求、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配资股票一览表最新消息,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。也是自2015年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实施以来,国家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的又一里程碑。
众所周知,技术与产业融合,“场景”是最重要的“交集”。从具身智能机器人到各行各业的“智能体”,无论是此前举行的外滩大会,还是2025AGIC 深圳(国际)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和刚刚结束的2025腾讯数字生态大会,南方+记者都深切体会到AI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应用,已经取代纯技术的展示成为了最吸睛的部分。
如何将“人工智能+”从理论潜力,转化为推动千行百业创新发展的现实生产力,成为了全行业都在探索的路径。
链式反应:场景需求牵引下的AI落地路径
国家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、副主任周民就指出,如果说“互联网+”的本质是“连接”,通过打破信息孤岛,提升速度和效率,带来的是“量变”;那么“人工智能+”的本质则是“赋能”,通过应用渗透让机器具备自主分析和决策能力,引发各行业范式革命,带来的是“质变”。 “‘人工智能+’立足我国产业体系完备、市场规模庞大、应用场景丰富三大核心优势,应构建‘创新带应用、应用促创新’的螺旋式发展范式。”
持有共同观点的,还有来自产业的声音。
“‘场景化’思路非常重要。AI能力覆盖面很广,要解决什么问题,往往取决于客户想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场景。”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接受南方+记者采访时直言。此前,百度CEO李彦宏也指出,没有应用的大模型一文不值。在李彦宏看来,随着模型能力的增强,大模型和应用场景结合的机会将越来越多,能够渗透场景、带来实在价值的AI应用越来越多。
事实上,产业对于“人工智能+”的路径探索从未停止。
在用户端,十年前,广东居民或许还在为能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,从而告别“排队三小时,看病三分钟”的漫长等待而感到新奇与兴奋。这曾是“互联网+”带来的标志性便利。十年后的今天,当他们再次打开医院的小程序时,一幅全新的智慧医疗图景已然展开:AI导诊精准分流,智能问答秒解疑惑,AI辅助医生解读影像报告,甚至在就医后,智能体还能引导完成医保的自动结算与报销。
在行业端,华兴银行过去需要分析师团队耗时10天才能完成一份上百页的授信尽调报告,如今在一个“信贷尽调智能体”的辅助下,仅需1天即可生成,且人工审核采纳率高达93%。在东吴人寿,核心理赔流程经智能体升级后,处理时效从传统人工审核的3-5天大幅缩短至3分钟内,整体人工工作量锐减80%。对越来越多开始使用智能体的企业而言,智能体已经不是简单的“降本增效”手段,而是对业务全流程和服务生产范式的深度革新。
“‘人工智能+’,加在与场景的深度融合。”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表示,“需求牵引、应用为王”是本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方法论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引下,一个由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,最终完善产业生态的“链式反应”正在形成。
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下,国内有着丰富的市场纵深和应用场景。据发改委高技术司数据,中国网民规模超过11亿人,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项目超1.7万个,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超457万家,构建了全球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库。当海量场景与AI技术相遇,后者被锻造成解决核心业务难题的“手术刀”,“‘以用促研’的过程沉淀了具有产权的行业数据和垂直模型,实现技术、数据、人才和产业的内生性聚集,最终构筑起他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。” 钟新龙表示。
这一点在对精准度要求极致的医疗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。迈瑞医疗与腾讯云合作,发挥迈瑞医疗在重症医学领域有着完整解决方案的优势,共建业内首个落地的重症大模型“启元”。该模型能在5秒内回溯整合患者病情、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,核心优势正是因为它“学习”了顶级ICU医生的诊疗思维与海量病例。
从海量场景实践为AI提供“练兵场”,倒逼AI升级,到AI为不同场景精准解决不同痛点,再到技术、数据与行业知识的深度沉淀与融合,“以用促研”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,催生出一个自我强化的闭环。
关键切面:当AI应用创新深入社会肌理
“正如APP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,智能体将成为AI时代的主要应用载体。”汤道生的这一判断,正在多个关键切面得到印证。一场由智能体引领的应用创新浪潮,正重塑着社会的运行机理。
在华南,深圳1700万医保参保人只需通过微信,即可与“智能医保管家”智能体对话,实现了从“人找服务”到“服务找人”的“边问边办”新模式。在华北,北京协和医院基于混元大模型打造的AI智能问答服务,将15项核心服务整合进一个对话框,患者只需用自然语言提问即可被精准导航。智能体让群众尝到了从“被动等待”到“主动引导”的健康服务体验跃迁。
面对城市的复杂治理挑战,政务服务智能体正推动政府职能从“管理”向“服务”深刻转型。在深圳宝安区,基于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的宝安政务知识库,已经在民生诉求、企业服务等31个业务场景落地应用。在河北邯郸,公积金“数字柜台”的上线,让7×24小时服务的AI客服“邯小金”有效解决了群众“上班没空办、下班没处办”的现实痛点。据统计,该系统使业务办理时长缩减80%,柜面业务分流率达到50%。
而在如今激战正酣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,美团也通过推出智能体产品来探索差异化的竞争。据介绍,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、内部接口调用,能够实现外卖下单、餐厅推荐、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体验。
周民指出,要做深做实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就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从“点状场景突破”向“行业全面渗透”加速迈进,加强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用户供需对接、联合攻关、双向奔赴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叶丹
摄影:南方+记者 王俊涛配资股票一览表最新消息
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